面條是一種制作簡單,營養豐富的美食,很多人都會經常在家自己煮面條吃,但是煮出來的面條黏糊不勁道,一點都不好吃怎麼辦呢?可能是你煮面條的第一步就錯了,你知道是什麼嗎?今天教大家一個煮面條的小竅門,煮面條時死記這「3不要」,煮出來的面條既筋道又好吃,一起來學習下吧!
一:不要成團一起下鍋
很多人煮面條,特別是那種手工面的時候,喜歡揉成一團一起放下鍋。這樣做面條容易受熱不均勻,煮出來的面條可能有些很爛,有些還沒熟的情況。所以煮面條的時候一定要分多次少量的下鍋煮,而且下鍋后一定要用筷子攪拌幾下,防止面條粘鍋或者粘黏在一起,影響口感就不好了。
二:不要等水燒開了下鍋
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是等水完全燒開了之后,再將面條下鍋的。其實煮面條時開水下鍋是錯誤的,很多人這第一步就錯了。因為干的面條一下子遇到高溫,表面的淀粉就容易變得很粘稠,可能出現面條夾生和粘黏在一起的情況。正確的做法是等鍋底開始冒小氣泡的時候就放面條,用筷子攪拌幾下,等水燒開后再添加適量的涼水,最后等鍋中的水再次燒開就行了,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,等水再次沸騰就好了。這樣煮出的面條不僅好吃,而且用的時間也很短。
三:不要放太多鹽
很多人不知道煮面條的時候,加少量的鹽可以讓面條更加有彈性和勁道,而且面條也不容易粘黏在一起 。但是鹽不能放多了,放太多了反而會使面條變得很粘稠,而且吃的過咸對身體也不好。
看完這個煮面條的小竅門,煮面條的「3不要」,你學會了嗎?學會受用一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