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,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取暖。
想要讓家里暖和起來, 北方人一般都會用地暖或者明裝暖氣片取暖,而南方人會選擇使用空調或者踢腳線取暖器。
不過最近幾年我發現,越來越多南方人冬季取暖的時候已經逐漸拋棄空調了,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?
看完這5點原因之后,網友們紛紛贊同:說到我心坎了里了!
一、舒適性低
空調制熱的時候,吹出來的熱氣會有一種「干燥」的感覺, 并且隨著熱脹冷縮的原理,熱氣會聚集在房間內的上方,所以會有一種頭熱腳涼的感覺。
除此之外,安裝空調之后,只有整個客廳會有熱氣,其他房間、廚房以及衛生間,這些地方即使開了空調,也沒有任何的溫度。
空調雖然可以調節室內的溫度,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濕度,讓整個空間越來越干燥。
如果大家用空調取暖的話,建議大家在房間內放置一盆清水,清水可以增加室內的濕度,讓室內溫度更加合適。
二、價格貴
很多家庭之所以不選擇空調取暖,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,那就是價格特別貴。
空調制熱的時候,耗電量要比制冷的能耗差不多,一般耗電量一般是制冷的兩三倍左右,一個月下來,光是空調的電費可能需要好幾千塊,很多家庭都無法負擔。
對比用空調取暖,其實有很多性價比更高,更便宜的取暖方式。
三、噪音大
平時打開空調的時候,大家都會聽到嗡嗡嗡的聲音,這主要是因為空調的壓縮機在不斷運動所導致的。
冬天室內的溫度較低,所以我們開空調一般都會開一整天,尤其是晚上,如果不開的話,真的會十分冷,可是開著空調不僅費電,還會導致空調有源源不斷的噪音。
我平時睡覺比較淺,空調的聲音會影響睡眠質量,所以平時晚上睡覺的時候很少會選擇用空調取暖,這也是大家逐漸不用空調取暖的原因之一。
四、取暖設備多樣性
現在市面上的取暖設備種類有很多,像電暖風、明裝暖氣片、地熱等等,不過很多取暖設備使用成本比較高。
電暖風和明裝暖氣片安裝便宜,門檻比較低,適合絕大家庭;地暖需要在裝修之前就安裝好,如果已經安裝好了,再去鋪設地暖,花費比較高,還特別的麻煩。
五、影響空調使用壽命
如果冬天用空調取暖的話,每天可能需要打開的時間超過8小時,長時間使用空調,空調的壓縮機一直在運行著,可能會減少空調的壽命。
空調的價格很貴,一般需要四五千左右,如果壽命縮短,還需要更換一個,花費比較高,得不償失!
所以為了延長空調的壽命,可以選擇其他的取暖設施,性價比更高。
總結:
冬天的時候,現在越來越多人都不用空調取暖了,主要原因是這5個,大家不妨自查一下,看看說沒說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