煮雞蛋,開水、涼水下鍋都不對,牢記這5點,輕輕一碰就脫殼
2023/03/12

煮雞蛋,開水、涼水下鍋都不對!牢記這5點,輕輕一碰就脫殼

早餐是非常重要的,為一天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,建議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,比如雞蛋、牛奶。我每天會給家人做煮雞蛋,口感嫩滑,味道鮮美,再喝一杯熱牛奶,營養充足,活力滿滿,全家都喜歡。

雞蛋的做法很多,煮雞蛋無疑是最簡單的,放進水里煮熟就行了,消化吸收率也最高。不過,一些人做的煮雞蛋口感很干,一點也不鮮嫩,而且不好剝殼,會浪費很多蛋白。

出現這種情況,一般都是錯誤的方法導致的,煮雞蛋想要好吃好剝殼,就不能直接放進水里煮,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,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如何煮雞蛋。

大家平時煮雞蛋用什麼水呢?是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?區別非常大,做錯了不僅容易破殼,而且口感也會變老。記住4個技巧,雞蛋鮮嫩,蛋殼一碰就掉。

煮雞蛋的技巧

1、雞蛋要浸泡

雞蛋一般都放在冰箱里,溫度較低,而且流失了一些水分,直接煮的話口感就不那麼鮮嫩,容易發干。把雞蛋洗干凈,放進清水里浸泡10分鐘,讓雞蛋回溫,并且吸收一些水分,然后再煮就不容易破殼,口感也鮮嫩。

2、用溫水下鍋

煮雞蛋用什麼水煮?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?冷水下鍋,煮的時間比較長,掌握不好就容易把雞蛋煮老,口感發干;開水下鍋,水劇烈沸騰,雞蛋不停翻滾,容易讓雞蛋破殼。

正確的做法是溫水下鍋,鍋里加水大火加熱,燒至鍋底開始冒小氣泡時,就可以放入雞蛋了,然后蓋上蓋子,這樣溫度較高受熱快,雞蛋能快速凝固,不會破殼。

3、小火煮雞蛋

雞蛋下鍋煮開后要轉小火,如果一直用大火加熱,水持續沸騰,雞蛋照樣會翻滾,也會破殼,蛋白還沒凝固的話就會流出來,造成浪費也不好看。同時,大火加熱溫度太高,容易讓雞蛋流失過多的水分,口感變干。

煮開后裝小火,讓水似開不開,既能把雞蛋煮熟,也不擔心會破殼,還保留了雞蛋的水分,口感很鮮嫩。

4、煮8~10分鐘即可

雞蛋下鍋后,煮多久關系到雞蛋的口感,不能煮太久,一般從下鍋后開始計時,8~10分鐘即可。不夠8分鐘,蛋黃煮不熟,是溏心的;超過10分鐘,雞蛋流失過多的水分,口感變干,吃起來噎人。

5、煮熟后過涼水

很多人把雞蛋煮熟后直接撈出來吃了,這樣不僅燙手,而且蛋殼很難剝,和蛋白粘在一起,這是因為熱雞蛋還是膨脹的。

比較好的方法是把雞蛋殼敲破,放進冷水里浸泡一會兒,讓雞蛋遇冷收縮,而且冷水進入雞蛋內部起到潤滑的作用,蛋殼就非常好剝了,輕輕一碰就掉了,和蛋白完全分離。

下面和大家說說煮雞蛋的具體做法。

1、準備幾個雞蛋,用清水洗干凈,放入碗中加水浸泡10分鐘。鍋里加水,加一勺鹽,大火煮至鍋底冒泡,撈出雞蛋放入鍋中,蓋上蓋子煮開。

2、轉小火煮8分鐘,撈出雞蛋磕破,放入冷水中浸泡2分鐘,就可以撈出剝殼食用了,雞蛋口感鮮嫩,一點也不噎人,蛋殼也好剝。

AD
文章
圖集
視頻